2023賽季結束,NBA進入休賽期;隨著自由市場開啟,一些球員獲得了合同。整體上看,今年的自由球員和交易市場偏冷。儘管比爾這種大交易存在,但大手筆出首輪出高薪砸錢的現像有了明顯的減少。市場總體偏向理性謹慎,幾乎沒見到森林狼用4首輪砸戈貝爾這種非理[性.交]易。
市場偏冷,自然歸于新版勞資協議的「剎車」作用。
新版勞資協議,有效期七年,堪稱史上最劫富濟貧的勞資協議。
協議規定了第二條土豪線,即總薪水超奢侈稅線1750萬的球隊無法使用迷你中產特例,不能在交易中使用現金,不能交易7年之後的首輪簽,不允許在買斷市場簽人,交易配平時得到的薪水不能高于送出的薪水。
該協議對富翁球隊可謂釜底抽薪。
按照舊版勞資協議,當球隊工資超過硬帽(即新版勞資協議的「第一土豪線」)時,不能使用全額中產和雙年特例補強,但還有個迷你中產(約600萬左右)可供使用,豪強經常用它來補強,如上賽季勇士的迪文琴佐、掘金的布魯斯-布朗、湖人的朗尼-沃克。
現在設了個第二土豪線,超過這條線,球隊沒有迷你中產。當沒有鳥權(包括非鳥權、早鳥權、鳥權)時,補強就只剩下選秀、底薪簽人或交易三條路。
該協議對超過第二土豪線的球隊的交易又設置了苛刻的條款,繼續卡死:
——不能在交易中使用現金,以現金補貼對方的損失(如選秀權損失)不能用了。
——不能交易7年後的首輪簽,因為NBA規定不能連續交易兩年首輪簽,此番再削減可交易的選秀權。
——不允許買斷市場簽人,每年的買斷市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些球員選擇跟母隊結束合同進入自由市場抱大腿拿冠軍。現在又給你禁了。
——交易配平時得到的薪水不能高于送出的薪水。NBA薪資配平規則本來可以獲得一定薪資漲幅,現在再給卡死,只能等于或低于送出的薪水。
在新版勞資協議之前,NBA進入高度內捲的大砸錢時代。快船、勇士、太陽和雄鹿等富翁球隊一擲千金;而協議生效後,逼迫各隊(尤其是富翁球隊)理性謹慎的投資,不再大手大腳砸錢,不再輕易出手選秀權。
太陽在引進比爾的交易中,只出了次輪和首輪互換權,奠定了休賽期基調,這和上賽季截然相反。
這年頭還在激進擴張投資的球隊不多:
太陽算一支,以比爾交易拉開序幕,組建了震驚聯盟的big3(杜蘭特、布克和比爾),體現了新老闆伊什比亞的魄力,非要砸個總冠軍出來;不過太陽在擴張中也富含理性,他送走了佩恩,給自己降了部分奢侈稅,休賽期剩餘部分就靠底薪來補強了。
空間大的球隊以火箭最為激進,3年1.3億簽約范弗利特、4年8000萬簽約狄龍布魯克斯、3年3200萬簽約蘭代爾、2年1600萬簽約傑夫格林。
弗爾蒂塔急于出成績,野心勃勃。有些球隊仍然在豪賭大交易,但投入量遠低于上賽季休賽期。例如綠軍灰熊奇才的以波爾津吉斯和斯瑪特為主體的三方交易,涉及的首輪很少。
球隊運營趨于理性保守,大多球隊維持現狀,豪強雄鹿掘金就是典型的例子,該續的續了(雄鹿續了米德爾頓和大洛佩茲),該走的走了(掘金放走了布魯斯-布朗)。
有些球隊在考慮解套,勇士以普爾交易來保羅,既是豪賭保羅和庫追湯的配合成果,也是為了擺脫普爾的未來長合同,從25賽季起勇士應當不用盤踞在「第二土豪線」之上。湖人通過放棄比斯利和班巴,將工資控製到了第一土豪線之下,使球隊擁有了全額中產和雙年特例,並以談判技巧壓低工資續了八村塁、拉塞爾和里弗斯,將未來的薪資控制在合理范圍。
新勞資協議抑制豪強簽約需求,造就了NBA新的大環境,逼迫得大部分NBA球員只能降低期望薪資,以期留在聯盟中發光發熱,畢竟孔乙己也得脫下長衫,去做打灰的事兒。
只有少部分例外,強者恆強,貝恩、哈利伯頓、歐文、三球、范弗利特和愛德華茲如願拿到了頂薪。布魯斯-布朗、「弒君者」斯圖爾特拿到了期望的高薪。
但總體而言,大多數球員還得接受低于預期的薪資(尤其和上賽季比)。
例如威少本來可以拿500~1200萬薪資,但快船由于受到第二土豪線製約,只能給1年380萬薪資。
朗尼沃克上賽季在湖人還拿了迷你中產,打得還不錯,季后賽更讓人眼前一亮,但職場是殘酷的,休賽期只能去籃網拿底薪了。
里弗斯最終薪資只有4年5600萬,沒有謠言中說的4年1個億。
當然了,少部分球員走了「狗屎運」,拿了溢價合同。例如76人的保羅-里德拿了3年2300萬,掘金的雷吉-傑克遜拿了2年1025萬迷你中產。這個只能說管理層不夠冷靜,過于急躁冒進了。
而當球員不願意放低期待時,就面臨著殘酷的現狀。例如,實力不俗的伍德和烏布雷近乎無人問津,如果上賽季的休賽期,可能還在幻想全額中產。黃蜂隊「家暴男」布里奇斯索取長約失敗,只接受了1年790萬的資質合同,等下賽季再看機會。PJ-華盛頓只有黃蜂一隊有意,連4年6400萬都不捨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