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超級杯中國和新西蘭的比賽結束,李凱爾最后一防,送出關鍵搶斷助隊獲勝,中國69-68戰勝新西蘭獲得第3名。
至此,中國男籃的歐洲拉練熱身賽已經全部結束。
一系列的比賽,擊敗了新西蘭、佛得角、埃及,也輸給了德國、斯洛文尼亞、意大利、克羅地亞等球隊。
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贏了一些比賽的同時,也看到了和世界強隊的差距。
有1分擊敗新西蘭的驚險刺激,也有49分慘敗德國的當頭一棒...
甭管怎樣,這都是一段非常有意義的旅程。
通過熱身賽暴露問題,不是什麼壞事,總比你在家里找一些水平一般的球隊練兵,贏球之后自我感覺良好強。
疫情這3年,小到中國男籃,大到中國體育,都非常欠缺這樣和世界高水平的機會。
為何我們會看到中國的控衛和世界強隊差那麼多?
除了自身的身體素質、基本功差異之外,很重要的因素還是打得少。控衛在球場上,是最受考驗的,你的突、投、傳都需要掌握。
尤其是在CBA修改外援使用政策之后,強度就更下來了...
如果我們國家隊一年能在歐洲打上10場這樣的比賽,等到真正的世界大賽到來,一定會適應得更好。
接下來,球隊將返回深圳,打完「團結杯」的比賽,世界盃正賽,就要來了。
過去講了不少這支球隊的問題,今天,相信各大媒體也會充斥著對李凱爾的稱贊。
希望如今夸的和往后罵的,不會是同一波人就好。
今天帝哥不想再說毛病,我更想表達的一點是,世界盃開賽越來越近,技戰術層面基本成型了,所以備戰的首要任務就是一定要盡快重新樹立自信心。
如標題所寫的,別驕傲,也別退縮。
用這麼一種方式贏新西蘭,真沒有什麼值得吹的,比賽的內容和過程,并不值得大書特書。
但是,久旱逢甘雨,這是球隊需要的一場勝利。
最重要的,是信心的建立。
能力和強隊有差距,這一點大大方方承認。
但從最近的兩場比賽中,集中呈現出的一點是, 不少球員在自信心上的不足。
喬爾杰維奇也說到了一個點:缺乏勇氣,未戰先怯。
具體到臨場上,一是不敢對抗,二是不敢做動作,三是不敢投籃。
就拿昨天的比賽來看,張鎮麟的大空位3分,為何不出手?
這是作為主教練最接受不了的。
這要放在以前,機會出在王仕鵬、朱芳雨這些前輩球員身上,他們一定會選擇勇敢,不帶一絲猶豫就出手了。
這可是大空位,你再傳,恐怕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機會了...
關于王仕鵬,面對斯洛文尼亞的那一球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軌跡。
這里說的改變,不是從那以后他的命中率有多麼恐怖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投手自信的建立。
沒錯,自信的前提是自身有水平。
但是,既然現在已經是國家隊球員了,出了機會就該勇敢自信投。
尤其是到了世界盃正賽上,沒必要唯唯諾諾、猶猶豫豫。
球員需要自信,觀眾也一樣。
放眼中國男籃歷史,在世界大賽上創造好成績的那些年,比賽之前大家的心氣都比較低,但最后都帶來了驚喜。
1994年多倫多男籃世錦賽,深陷死亡之組,同組對手有「夢二隊」、巴西、西班牙。
結果,球隊拼下了狂傲輕敵的巴西,和西班牙進行生死戰,最終在上半場最多落后17分的情況下,上演驚天大逆轉,挺進世界前八。
1996年亞特蘭大,我們賽前的策略是「吃掉安哥拉,力拼阿根廷。」,也做到了。
特別的一點是,取得不錯成績的那些年,大賽之前的熱身賽,我們的成績都不好。
05年4連敗,06年9連敗,07年4連敗,17場比賽中國男籃場均輸給對手21分。
但當時的主教練,尤納斯一直強調的一點是:
「和歐洲球隊的拉練,對我們備戰奧運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北京奧運的這個備戰周期里,中國男籃每年基本都會在歐洲待上1到2個月,當時也沒少輸...
結果也進入了八強,完成了目標。
人員水平的提升、技戰術打法的熟練,不是三兩個月就能有質的提升的。
但是,當我們將信心放在自己身上時,我們會發現擁有的潛力和能力遠超想象。
信心不僅僅自信,也包括對隊友的信任。
世界盃是賽會制比賽,都是一場過,不是系列賽。
南蘇丹和波多黎各?說打也就打了。
當你無所畏懼,不怕失去的時候,說不準,就有驚喜降臨。
講一個足球的例子,里皮當時來執教男足,給球隊最大的改變就是給予球員自信。
多次接受采訪時,他都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亞洲,我們不應該懼怕任何對手。
他說的一句話也是:你們在怕什麼?
足球比賽一旦怕了,往往你只想著防守,一點都不考慮進攻,久守必失。
籃球比賽一旦怕了,你不敢出手,不敢做動作,發揮不出正常水平。
打過籃球的兄弟都知道,在能力水平差不多的時候,信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