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普爾和格林之間的問題,并且最終勇士決定送走普爾,續約格林的話題時,鄧利維如此解釋道:「我們內部討論過他們是否能繼續共存的話題,但是歸根結底,這個決定(送走普爾續約格林),是基于球隊財政狀況,所給出的答案。我們必須要減輕財務壓力,同時保證球隊的競爭力,很顯然,我們必須讓格林回歸,他是我們過去這麼多年非常關鍵的一環,在這個基礎上,有一份大合同必須要被處理,普爾成了最后的那個人,而且我認為保羅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彌補這樣做的損失和空缺。」
這是鄧利維第一次公開詳細談論有關于普爾的離隊和格林的續約話題,但很顯然,從鄧利維的話語中不難看出,普爾又一次淪為了犧牲品,而且用鄧利維的話延伸出一個結論就是,不管是因為合同原因,還是他和格林之間無法調解的矛盾,最終走人的,都只能是普爾。實際上,站在路人的角度,當格林之前打人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勇士應該處理掉的人,是格林。特別是當勇士用4年1.4億美元的合同提前續約普爾,反而把格林晾在一邊,能夠看出,當時的勇士管理層,是站在普爾這一邊的。
我們都在說,普爾是受害者,他卻最終被送走,格林是肇事者,卻安然無恙,還得到了另一份大合同,也可以看作是養老合同,這不公平,但是仔細回想過去這個賽季,是普爾把自己的一手好牌給打爛了。訓練營當中,格林幾乎是用一拳,把自己在勇士更衣室內部的地位給打沒了,這個時候,普爾迎來了擠走格林的最佳機會,管理層給他大合同就是表明了態度。這個時候,只要普爾把心思都放在球場上,認真工作,為勇士做出貢獻,繼續成為勇士替補的發動機,幫助勇士在季后賽走得更遠,那這個時候,走人的,大機率就會是格林。
然而,年輕的普爾咽不下這口氣,得到大合同之后,他還想要更多,在場上有意無意鬧情緒,不滿球隊地位角色,把和格林的場下矛盾,帶到了場上,還把氣撒在了其他人的身上。歸根結底,惹普爾的是格林,可他卻讓科爾、庫里、克萊以及其他一眾人都受到了影響,更是影響了勇士最終的成績。場下的問題,演變成了場上的不職業,說白了,普爾這樣的球員,聯盟中多的是,未來也不會缺乏他這樣的得分手。作為一名首輪靠后的球員,普爾能夠達到如今的高度,他應該感謝勇士的栽培,可他的行為,卻讓勇士變得尷尬。
說白了,競技體育是很現實的,所有人關注的都是球隊的勝利,是球員的表現,不管你場下經歷了什麼,到了場上,表現糟糕就會被批評,表現出色,就會得到贊賞,更不用說你明顯帶著負面情緒,影響了整支球隊,那在眾人眼中,你會變成真正的毒瘤。如果普爾能夠做得更職業一點,以超級第六人的身份,在勇士繼續打出一個出色的賽季,當然他也有這樣的機會,勇士的傷病潮給了他很多的首發機會,可他總是對這個不滿意,對那個不滿意。
最終,普爾沒有逃過被交易的命運。離開了勇士,看起來,普爾是可以去奇才做老大了,至少他的地位,也是和庫茲馬平起平坐的,他可以擁有大量的球權,數據也會迎來提升,但這只是暫時的。帶隊始終無法在成績方面取得突破,普爾最終也只是會被貼上「數據刷子」的標簽罷了,他并不是一名高效的得分手,而NBA的競爭非常激烈,這份大合同結束之后,普爾被預計只會一點點暴露自己的問題,最終泯然眾人矣。